HI,下午好,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6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潜伏200个社群后,我get到了……

2019-11-01

这样看来一个公司一个单位一个政府一个家庭统统可以称为一个社群。

当然今天我们熟悉社群这种形态更多的是来自于互联网里各种app延申出来的各辅助功能比如微信的微信群、QQ群、知乎的圈子、即刻的兴趣群等等等等,这是非常明显的网络社群。

但其实社群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从1999年第一个众人熟知商业性质的即时通讯工具QQ诞生,十年后,QQ推出群功能。

到今天,微信社群已经成为群体和个体之间互通有无传递资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它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

而且这越来越多的成为社交性质的产品必不可少的功能。

当然任何事物的出现壮大都是基于需求而存在的,社群也是同理。

那么社群出现的需求是什么呢?

一、社群出现的需求

1. 解决安全感

我们都知道,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抵抗风险以群居的形式出现,而随着人类从倚靠渔猎采摘的母系氏族过度到农耕文明的父系氏族再到一男一女组成的互为性伴侣的稳定的婚姻状态,社会家庭作为小型单位出现伴随着通讯工具的发达以及全球化,身体安全的联系变弱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的需求也越来越弱,反倒是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快节奏快周期快,心理上的力量越来越不足,所以想要通过外部力量获得安全感,下到底层上到既得利益阶层,人人都有自己的恐慌和焦虑。

安全感不足也是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带给人的普遍感受,人们在心理上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出于对自身强大的需要会更倾向于像大树的根茎往下扎盘古住泥土一样不断的拓展自己的人脉好让自己看起来强大从而希望能够更好的抵抗风险。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慕强是人的本性,不够强大的个体当然会倾向于从社会评价体系更优秀的人那里寻求链接以便获得安全感,而个体之间一对一产生链接的低效性会让人更乐意以一敌百的社群出现。

这样就有了人脉和圈子需求,而当圈子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社群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

2. 找到同类

人人生而孤独,无数的社交产品都在解决人的孤独——从线上微信那个孤独的小人头像到各种匿名交友soul/join/soda/same/ta在/微脸;兴趣交友JIKE/豆瓣;恋爱app红蓝cp;她说到线下的种种活动。

可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所能触达的人是有限的,所以遇到自己志同道合朋友的可能性也非常有限,哪怕对方是同学同事甚至是家人。

而互联网使得人和人之间跨区域接触变成可能,只要一键分享就可以相对容易的找到同类,也许是一首歌也许是一部电影也许是对一个社会现象的看法也许是一本好书。

同类个体相遇的时候就倾向于聚集同样的人于是也聚合形成一个个社群或者说圈子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来缓解人的孤独感。这表现在很多产品上,豆瓣、网易摄影、即刻等等。

3. 变现或者裂变的需要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而存在的自媒体、社交电商以及知识付费等都是对用户数量和粘性以及转化等有非常高需求的行业,这也给企业和从业者得盈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视渠道投放、互联网平台投放等获客方式对于资金的要求高并且获客性价比不高,企业和从业者为了利益最大化会尽可能的探索更多可能性。

当微信朋友圈裂变越发艰难的时段,要么发现新的增长方式要么提高用户的转化率,于是私域流量的概念开始悄然兴起。

所谓私域流量是针对于公域流量而言的:

  • 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这类人人都可以浏览的空间被称为公域流量;
  • 而朋友圈这类需要加好友入群的私人空间被称为私域流量。那么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各类社群的兴起了。

4. 大佬进行知识分享

很多大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在圈子里有了名气,会有人想要产生链接,有些大佬为了避免精力过度分散所以建群进行统一分享。

行业群为了交换资源,比如广告群进行广告对接、广告主和广告商之间的对接。所以说网络社群的出现是必然的结果。

等等,社群的存在是迎合了当下整个环境的需要。那么如何进入社群呢?

很简单,私域流量的存在给了用户一个和企业以及从业人员近距离接触的可能,企业想要增长用户想要想要人脉或者安全感归属感。所谓的归属感就是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可以说话的地方,这是一件共赢的事情,只需要通过后台添加企业放置在公众号后台微信二维码的方式加助理然后拉进群。

但并不是所有的社群都是私域流量,是不是私域流量要取决于社群的目的。是为了资源为了变现还是为了志同道合是为了人脉还是为了某个方面的需求?只有用于实现具体的变现或者什么的时候才可以算作私域流量。

二、社群的分类

社群主要分类两大类:变现的和不变现的。

1. 变现群

变现的主要又分为几类:

(1)薅羊毛的

比如微信读书组队赢取阅读天数、各银行卡的优惠政策、转化几个好友可以赢得多少奖励、拼多多组队邀请有优惠、每日优鲜分享到社群有金额反馈、微鲤看看可以得金币、即刻邀请好友可以获得合伙人多少分红,这也是各大APP很常见的获客裂变方式,这个几乎不需要运营人员费力。

(2)付费课程

在社交网络有一定影响力的人通过出售自己的知识、见解、经验来实现盈利。

目前自媒体从业人员以及付费平台以及依托付费平台的从业人员更为常见,比如三节课、知群、网易云课堂、得到、混沌大学等等。

这类的社群对运营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运营人员和用户进行一定的互动增加粘合度。

有些社群的运营人员不仅会跟用户进行互动还需要每日收集最新资讯,这会给到用户归属感和参与感。

而有些运营人员明显水平不高,每天只有不停的发布付费购买等下单的群消息,只是起到一个通知作用,给用户带来巨大的压迫感,对于有明确课程需求的人可能会忽视这种功利性的压迫感,但是对于在只是对课程观望的人会因为太过于反感而流失。

直接的合作交易:用户出卖自己的知识、流量、内容、产品、货物等资源和需要者之间进行需求对接并实现交易,社交电商和内容从业者很多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合作。

2. 非变现群

各类兴趣社群或者闲聊吹水摸鱼社群或者是家人联络感情的家人群。

三、社群的好处

社群刚刚说到对用户以及对流量有需求的企业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我们分别从运营者和用户来进行分析。

1. 社群给运营者带来了什么?

提升用户体验:

企业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组建各种线上线下社群,通过线上的社群来组建线下的种种活动使得用户更有归属感。

比如即刻的各种线上线下社群,这类社群从企业短期利益来讲并不划算,增加的大量的运营人员会极大的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是对用户来讲,能够将人从虚拟的网络拉回到现实中,更加有利于促进用户之间产生链接。

提高转化率或者用户增长的途径:

除了现实的物质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个人的兴趣爱好则是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共同的兴趣催生共同的话题,这会让一批人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社群。

当然还有些人原本没有这类兴趣爱好的,在群体氛围中逐渐培养出了爱好。

2. 社群给用户带来了什么呢?

(1)满足感归属感

现代人太过孤独特别是城市,朋友渐行渐远工作日渐繁忙,想要见个人,哪怕是同一个城市也要提前约上三天坐车见面路上还要好几个小时,想想就算了。很多话朋友没时间家人不能说同事说不得,于是只能跟陌生人聊聊,一对一私聊太过耗费交流精力反而社群更好看到感兴趣的话题插两句到中途有事也可以随时撤退不会有一对一的压力。话题上也更肆无忌惮 。这很大程度上能够给到参与感和归属感觉得总算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说说话。

(2)能够 获取信息和分享资源

这个不难理解,一个人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圈子所能接触到的人存在很大局限所以对于信息的摄取很难,而网络社群则能更好的分享各自了解到的信息和资讯。

相关推荐